开幕式现场。
\n从山城标志性的吊脚楼,到雄奇壮阔的自然山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到抽象符号构筑起的想象之城……
\n来自重庆市内十所高校美术院系的160余位优秀毕业生作品这次都聚齐了!7月30日下午,“千里同风——2025重庆市高校美术院系毕业生优秀绘画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旨在通过重庆美术馆的专业平台,助力青年创作者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为重庆美术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n展览现场。
\n“展览分为‘于道·观景’‘文脉·千里’‘人文·同风’‘风生·万物’‘自在·观念’五个单元。”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余乐介绍,参加本次展览的毕业生作品主要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重庆外事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共计十所高校的美术院系。
\n展览现场。
\n余乐说,现场展出的这些青春之作分别呈现了学子们笔下的城市景观、传统文化、社会群像、自然景观以及自己独特的观念创作。“其中也承载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在这些作品中,大家可以看到国画专业的同学重构传统山水的现代性探索,也有解构工笔重彩的创新实践。
\n“也能看到油画专业的同学在现实主义脉络中聚焦人文、景观生态的书写,或捕捉都市情景;版画、水彩粉画以及综合材料专业方向的同学把重庆地域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融入作品,为传统与新生搭建了新的桥梁。”余乐说。
\n展览现场。
\n走进展厅,上游新闻记者看到,重庆市民司空见惯的山城日常景观都在同学们笔下有了不一样的表达。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冯瑞带来的漆壁画《云端巷纪》,就将笔触对准了独特的山城巷弄建筑,画面中既有浓浓的文化记忆,同时也展现出他脑海里对重庆未来城市空间演变的想象。
\n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白璐用一幅名叫《边城·古韵》的油画将观众们瞬间就拉到了土家吊脚楼静谧的氛围中。木质的建筑结构、晾晒的衣物、悬挂的鸟笼……画面中的传统生活令人向往。
\n展览现场。
\n“‘千里同风’,是一次跨越院校的相遇,是一种在精神层面上的共鸣。”参展学生代表、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熊海媚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参展同学来自重庆十所高校,背景不同、路径各异,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时代、表达情感、探索艺术的更多可能。
\n熊海媚说,“这次展览是我们毕业阶段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更像是一场久违的聚会——在这里,我们既看见彼此的坚持,也感受到彼此的热爱。这份热爱,离不开母校的培养、老师的引导,更离不开重庆这片艺术沃土的滋养。”
\n四川美术学院熊海媚带来的作品《筑城计划·乐》。
\n熊海媚在本次展览中带来的作品名叫《筑城计划·乐》。她表示,在重庆求学的7年中,自己一直在行走和观察这座城市。“我选择了用老旧木材这种温婉质朴的材料,切割重组后来拼贴呈现。”
\n走近《筑城计划·乐》,记者发现,它表面上看很像是对重庆特色城市景观的重现,但仔细观察又会察觉到它并没有指向具体的某一处景观。熊海媚说,确实作品中的都是抽象视觉符号,自己希望通过这样让人充满想象的作品可以让观众和城市连接出更多可能性。
\n“举办本次展览,我们首先是希望搭建一个专业的交流、学习平台,让这些学子4年或是7年的学习成果有一个向社会公众展示的机会。”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党委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表示,展览对参展作品进行了评奖,入展的作品也都有入展证书,希望可以为同学们的就业送上一份助力。“我们期待学弟学妹们来现场观展,看看未来自己能否达到或是超越他们;我们也希望青少年可以走进现场,来看看未来是否有意愿从事艺术创作或是美育工作。”
\n本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17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重庆美术馆免费参观。
\n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凯盈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昆明配资公司-股票推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