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布尔登的绿茵场上,郑钦文又一次栽在了首轮魔咒里。这姑娘攥着球拍的手都捏出了汗,眼瞅着第一盘5比3领先的大好局面,愣是被西尼亚科娃连扳四局翻盘。要说这捷克姑娘可真是个狠角色,双打冠军的底子摆在那儿,草地上滑步接球的架势活像踩着风火轮。郑钦文第二盘6比4扳回一城的时候,看台上中国球迷的欢呼声差点把奶油草莓的摊位给掀了,可谁能想到决胜盘直接崩成1比6。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在全英俱乐部吃瘪了。去年输给同一个对手时两盘只拿了五局,今年好歹啃下一盘,进步倒是肉眼可见。赛后发布会上这姑娘说话带着湖北腔:"草地上的机会球就跟武汉夏天的雷阵雨似的,没抓住就溜没影儿了。"她边说边比划着反手切削的动作,手腕上还沾着草屑。要说这温网也邪性,郑钦文在澳网能杀进决赛,法网美网都闯过八强,偏偏在这片绿草坪上死活迈不过首轮坎儿。
隔壁球场王欣瑜倒是给中国军团挣了脸面。这深圳姑娘打起球来像只轻盈的雨燕,两个6比2就把15号种子穆霍娃收拾得没脾气。记者问她是不是把柏林热身赛的好状态带过来了,她抿嘴一笑:"守江山可比打江山难多了,我才23岁,拼就完事了。"这话说得实在,要不说广东姑娘脑子活泛呢,抽到强敌反而乐呵:"碰上硬茬子反倒没包袱,您瞧这不就超常发挥了?"
伦敦这天气也来添乱,白天气温飙到三十度,球员休息区的冰淇淋机都累罢工了。郑钦文的比赛因为天色太晚推迟了一天,结果第二天上场时裁判椅的阴影正好卡在底线位置,好几个关键分都因为光线问题判了重赛。西尼亚科娃倒是老江湖,趁着郑钦文擦汗的功夫,蹲地上把鞋带系了又解,硬是把比赛节奏拖得像广东人煲老火汤。
技术统计表上的数字看着揪心,郑钦文全场28个非受迫性失误,比对手多了整十个。她的招牌上旋球在红土场能砸出碗大的坑,到了草地上却像拳头打进棉花堆。西尼亚科娃的平击球倒是耍得溜,压着边线嗖嗖飞,活像武侠小说里的柳叶镖。第三盘那个长达11分钟的拉锯局,郑钦文先后救了五个破发点,最后还是被对手一记贴网球破了防,场边教练急得直薅自己头发。
王欣瑜那边倒是顺风顺水,二发得分率高达72%,网前小球放得比英国人的下午茶点心还精致。这姑娘去年就在温网爆冷进过16强,打草地确实有两把刷子。她那个招牌的钟摆式发球,抛球高度永远固定在三点钟方向,对手接发球时总错觉在看复读机回放。赛后她跟团队庆祝时,摄影师抓拍到她鞋底沾着的白色粉末——敢情是把滑石粉当散粉往脚上扑,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郑钦文的装备包里还塞着法网时的战术笔记,上面红土场的战术要点被荧光笔涂得密密麻麻,草地那页却只有孤零零几行字。她的体能师私下透露,这姑娘赛前加练了整整三小时接发球,训练服能拧出半斤汗。可惜草地赛季就像速成班,二十天要改掉三百天养成的肌肉记忆,难度堪比让四川人戒火锅。
转播镜头扫过球员包厢时,郑钦文的父亲老郑正用武汉话跟旁边人嘀咕:"丫头就是太实在,该耍滑头时就该学学人家放个短球。"这话倒提醒人了,西尼亚科娃决胜盘那个神来之笔的胯下击球,耍帅成分绝对超过实战价值,可偏偏就把郑钦文钉在了原地。网球这玩意儿有时候就跟谈恋爱似的,光掏心窝子不行,还得会撩。
王欣瑜下轮要碰土耳其的桑麦斯,这黑马选手去年在伊斯坦布尔站把世界前十掀翻过。记者问备战策略时,王欣瑜眨巴着眼睛说:"我俩去年练球时她总偷学我反手,这次得防着这手。"说着从球包里掏出个保温杯,里头居然泡着枸杞——23岁就开始养生,这届中国金花真是人均戏精。
温布尔登的钟声又敲响了,郑钦文背着球包走过冠军墙时,突然停下脚步盯着辛吉斯的照片出神。这位瑞士公主当年也是熬到第五次参赛才突破首轮,后来不也捧起了玫瑰露水盘?草地上的故事从来急不得,你看那中央球场的黑土,不也是用一百多年的草籽慢慢喂出来的。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宝利配资-宝利配资官网-昆明配资公司-股票推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